“您這葡萄架下怎麼還養了烏雞,種了蘆筍喲?”1月9日,在仙桃市三伏潭鎮毛小村覺悟者種養合作社,鄰村前來學習的村民發現了大棚葡萄裏的稀奇:烏雞在葡萄架下自由自在地覓食,地上一株株蘆筍翠綠誘人。
“現在一斤蘆筍賣到了20元,一隻烏雞賣到了120元,俏得很!”合作社負責人毛珍祥樂嗬嗬地介紹,1620隻烏雞被親朋好友訂購一空,70多畝蘆筍綠色健康,也成了時下搶手貨,訂單不斷。
今年46歲的毛珍祥,初中畢業後,便到天門、潛江打拚,之後回鄉做汽修業務,有了些積蓄。2015年,他回村流轉8畝地,種起了葡萄。
“2019年,葡萄畝產達到1000斤,年純收入10萬元。”種葡萄成功了,遇事愛琢磨的毛珍祥沒有因此停止腳步。為提高產出效益,他到山東等地觀摩學習,受林地養雞模式的啟發,開始在葡萄園摸索“葡萄+土雞+蘆筍”立體種養模式。
“雞可吃蟲除草,雞糞用來種葡萄,種出來的葡萄味道更好。而種蘆筍與葡萄成熟季又可打時間差,不但能賺些‘外快’,蘆筍葉還可拿來喂雞。”毛珍祥表示,這種立體種養模式好處多多,除了能增加額外的收入,還能節省藥肥和人工成本,提升葡萄品質。
2020年,在村裏支持下,毛珍祥又在村裏流轉土地70多畝,推廣此模式。葡萄園種上蘆筍,同時養殖1620隻烏雞。
目前,毛珍祥已在基地投資200萬元。2020年,78畝葡萄,加上雞、蘆筍的收益,全年毛收入達到180多萬元。
毛珍祥表示,今年計劃再流轉300畝地,擴大種養規模,養雞數量也將達到3000隻。
-
“我對家鄉的大蒲蓮豬有著濃厚的情感,我不希望自己的本土豬被外來豬取代,我有責任保護它。”近日,濟寧東三大蒲蓮豬原種場場長呂東三對筆者說。
呂東三是嘉祥縣孟姑集鎮呂垓村村民,早在20世紀80年代,..
2021-03-08 09:44:14
閱讀全文>>
-
“我們的乳鴿吃的飼料都是全天然的玉米、小麥、高粱,沒有添加任何激素,燉出來的鴿湯可香了!”日前,“扶貧印記”團隊來到永川區寶峰鎮龍鳳橋村龍鳳橋種鴿繁殖基地,該基地負責人曠偉正提著裝滿..
2021-02-22 10:01:39
閱讀全文>>
-
鄉鎮城市,投資2萬,月賺4萬,讓人悶聲發財的小生意(真人案例詳解) 探尋隱藏在民間街頭,悶聲發大財的致富能人+暴利生意,跟高人學習做生意,走對路就能發大財。 王欣,一個隻有高中學曆的農村姑娘,憑著一技之..
2021-02-19 10:11:50
閱讀全文>>
-
一部手機,要拍視屏、做直播、接電話,還要回複客戶信息,最近威遠縣新店鎮民富村村民李梅簡直有點忙不過來。3月15日,李梅告訴記者,為解決村裏早仔薑的滯銷問題,她在抖音發了40多條和早仔薑有關的視頻,還搞起了在..
2021-02-04 10:19:49
閱讀全文>>
-
“按照當下有機香菇、木耳的市場價格,去年產量有13噸,除去成本、人工費,收入超過了100萬元。”近日,走進位於廣元市利州區白朝鄉的徐家村,楊帆家庭農場的農場主楊帆給筆者算起了收入賬,話語間難掩喜悅..
2021-02-03 09:46:18
閱讀全文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