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為響應繁昌縣局春季鏟毒行動,4月9日,新港所民警走進田間地頭,分別在克山村沈橋組村裏發現了106株罌粟,民警當場依法予以鏟除,對種植罌粟的村民進行了批評教育,並給予了相應的行政處罰。在此,民警提醒廣大村民:“罌粟危害大,種植屬違法”。
考慮到罌粟的藥用價值和可以用來做佐料用,在我們繁昌某些農民都會在自家院子裏種植幾棵,而且開花時非常的好看。我們平時吃的鹵菜裏一般都添加少許的罌粟殼,這樣鹵菜味道更新鮮。不過小編鄭重提醒大家,據繁昌警方介紹,種植超過10棵以上(含10棵),都算違法行為哦,且種且珍惜吧。
罌粟種植,罌粟喜陽光充足、土質濕潤透氣的酸性土壤。不喜歡多雨水,但喜歡濕潤的地方,所以選擇地方要注意日曬充足,土壤富養分,地勢在海拔900米 至1300米,要求較高的罌粟生長地點很有限,隻有在泰國這樣地方才可以經常看見罌粟的身影。 原產南歐、 印度、緬甸、老撾及泰國北部有栽培,中國許多地區有關藥物研究單位有栽培。
罌粟種植在8月下旬至9月都可播種,甚至10至11月也可播種,幼苗為直根係,不耐移栽,播種最好用小花盆或營養缽育苗,待長出3~4片葉時脫盆下地,也可直接播入地中,2周出苗,具3~4片葉時間苗,株行距20-30cm,不再移栽。 根插宜於早春萌芽前或秋季進行。若在生長期內移栽,應待植株具6~7片葉後於陰天進行。
罌粟種植完後,管理科不能馬虎,罌粟在栽培管理定植時, 植株需帶土。喜充足的陽光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。較耐寒,在華北地區多有栽培,定植後每年應及時追肥、除草和鬆土。幼苗期間要保證水肥充足。花前施 1~2次追肥,可使花開豔麗。夏季應創造冷涼的生長環境。
罌粟種植後及時剪除殘枝敗葉,可使餘後的花開得更好,並可延長花期。花謝後,子房迅速長成直徑3-4cm的蒴果,月餘果熟,內有種子數千粒。耐霜,但嚴 冬葉片逐漸枯萎,來春返青後,隔二周追肥一次,使植株健壯,花大色豔。本種易得腐爛病,若發現病株應立即銷毀,並進行土壤消毒,以防蔓延。
罌粟的繁殖方法
1、罌粟播種繁殖
用罌粟播種法繁殖,冬季土壤不結凍的地區行秋播。北方地區於早春在室內育苗,15~20℃條件下,7天左右出苗。於真葉開展前及時起苗上盆,無霜後,脫盆帶土定植(切勿傷根,否則不易恢複生長。甚至死亡);也可在土地結凍前露地直播。加風障保護,幼苗翌年出土。幼苗期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和養分。促使其生長健壯。
罌粟播種後的管理
在罌粟秋季播種後,遇到寒潮低溫時,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,以利保溫保濕;幼苗出土後,要及時把薄膜揭開,並在每天上午的9:30之前,或者在下午的3:30之後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,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;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後,需要適當地間苗:把有病的、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,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;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後就可以移栽上盆了。
2、罌粟扡插繁殖
罌粟扡插基質:就是用來扡插的營養土或河砂、泥碳土等材料。家庭扡插限於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扡插基質,建議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經配製好並且消過毒的扡插基質;用中粗河砂也行,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衝洗幾次。海砂及鹽堿地區的河砂不要使用,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。
罌粟扡插枝條的選擇:用來扡插的枝條稱為插穗。通常結合摘心工作,把摘下來的粗壯、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,直接用頂梢扡插。
罌粟扡插後的管理
1)溫度:罌粟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18℃~25℃,低於18℃,插穗生根困難、緩慢;高於25℃,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,並且溫度越高,腐爛的比例越大。扡插後遇到低溫時,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扡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;扡插後溫度太高溫時,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,要遮去陽光的50~80%,同時,給插穗進行噴霧,每天3~5次,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,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,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。
2)濕度:罌粟扡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~85%。可以通過給插穗進行噴霧來增加濕度,每天1~3次,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,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。但過度地噴霧,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,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於水中。
3)光照:罌粟扡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,但是,光照越強,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,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,消耗的水分越多,不利於插穗的成活。因此,在扡插後必須把陽光遮掉50~80%,待根係長出後,再逐步移去遮光網:晴天時每天下午4:00除下遮光網,第二天上午9:00前蓋上遮光網。
以上是關於罌粟各方麵的養殖方法。